揭西县聚力守牢生态底线 保护绿水青山家园


从揭阳市揭西县了解到,该县作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守住生态底线,坚持绿色发展,按照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把生态环保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彻落实到发展的各项工作中。

该县去年以来紧紧围绕“绿色崛起示范县、潮客文化融合发展传承区”的发展定位,以争当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为奋斗目标,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强化环保主体责任,采取一系列扎实举措,全面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同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推动环保工作不断取得明显成效。

该县去年城市空气质量api<50优良天数达到365天;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龟山塔交界水域水质达标率100%.今年,揭西城上断面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全面压实环保责任 以严格督查考核推动工作落实见效

该县为推动环保工作开展,制定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压实各级、各相关部门环保责任。同时,为强化工作成效,制定出台相关考核文件,通过健全完善考核制度,强化对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的督查考核,以严格的督查考核推动环保工作落实见效,推动形成强大的环保工作合力。

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 管护好榕江南河流域绿水清波

青山绿水是揭西的宝贵资源。该县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强化水源水质保护,通过全面推行河长制、强化农村环境整治、加快环保设施建设等有力措施,切实管护好榕江南河流域的绿水清波。

该县为强化水源水质保护,通过制定出台相关一系列文件和工作方案超过60个,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源地监管和保护机制,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准化建设和完善落实日常巡查管护制度。与此同时,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县、镇、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严格执行河长水质考核制度和河长巡查制度,加大对包干河道的巡查与管护力度。阶段来,县级河长已完成巡河10人次,巡河发现交办并落实整改问题11宗。

针对强化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该县2017年共投入资金2644.74万元,完成揭西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龙潭示范区)首期工程、凤江镇阳夏片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程和金和镇金光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首期工程建设并投入运营。建立和完善“户收集、村集中、镇(街)转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加强农村垃圾专项治理。

在环保设施建设方面,该县进一步完善揭西县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棉湖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和五经富污水处理厂这3座已建污水处理厂的延伸管网工程,在此基础上,全力加快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凤江污水处理厂、棉湖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等环保设施建设。

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让山区空气持久清新洁净

揭西不仅山清水秀,而且空气自然清新。为让山区空气持久清新洁净不受污染,揭西县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出台相关行动方案,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全力保护好近百万揭西人民赖以生存的优质清新空气。

开展锅炉整治、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采石场扬尘治理,强化餐饮油烟、露天焚烧、烧烤污染治理,加强扬尘污染控制……揭西县推动这一系列大气污染专项防治有效开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县积极开展公路扬尘治理,对县境内1100公里县道及以下主干线公路路面,坚持每天人工与机械相结合进行清扫、冲洗,同时,严格落实执法巡查,严防严查各类运煤、沙土、渣土等车辆对路面造成扬尘污染。去年至今年5月上旬数据统计,该县共出动执法巡查人员9800多人次,查处车辆未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货物脱落、扬撒案件254宗。

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 留住揭西实现绿色发展的沃土

土地是生产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保护好农业大县揭西发展的土地,防止土壤受污染,这也是揭西县环保工作常抓不懈的重要方面。该县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同样出台相关行动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留住实现绿色发展的沃土。

该县去年以来全面开展土壤状况详查,开展典型污染地土壤环境调查,上级环保部门划定的揭西唯一一块典型地块——揭西县五经富镇泮坑村稀土矿矿山土壤和地下水未检出污染物超标的现象;加快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目前已安装重金属防治省控点15个和国控点9个。此外,该县还大力促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去年以来,通过宣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增加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推广面积124万多亩。

重拳打击环境违法犯罪 让污染环境行为无处遁形

该县去年以来,通过建立环保、公安等多部门联合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工作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让污染环境行为无处遁形、无路可逃。重点突出铁腕整治电镀酸洗违法行为;持续治理以凤江镇为重点的凉果加工行业,目前162家凉果企业中,已配套治理设施130家,关停取缔27家,转产5家。

该县去年以来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5100多人次,检查企业4000多家次,发出责令通知书380份,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61宗,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案件共13宗,直接移送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案件共11宗。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鄞柱平 林少丽 聂金秀 记者罗勉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