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计划是揭阳市迈进新世纪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十五"计划包括计划纲要 、重点专 项计划、行业计划和地区计划。"十五"期间(2001-2005年)是揭阳市继续打基础,寻求新 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十五"计划纲要是今 后五年揭阳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是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的计划, 计划指标总体上是预期性、指导性的。
一、发展环境和现实基础
(一)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方向不可逆转,并将是一个曲折的、复杂的、渐进的进程。以 新技术革命为主要特征的结构调整,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国际分工和 市场的争夺发生重大变化,竞争更趋激烈。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以知识和信息化为核心的" 新经济"初见端倪。我国已结束短缺经济时代,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 导向,增长的动力从依靠劳力、资本逐步转向以知识创新为主。深化国企改革、实施西部大 开发战略,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为我国保 持长时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体制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 用不断扩大和深化。我国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资本市场不断成熟和规范,为国民 经济的调整和持续增长注入了活力。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区,继续增创科技、产业、 开放、体制四大优势,珠三角和经济特区全力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加大扶持欠 发达 地区的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省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纵观国内外环境,"十五"期 间,揭阳市发展面临的总体形势将比"九五"期间更为有利,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二)发展基础和面临问题"九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 方式的根本转变,着力消除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积极扩大内需,基本实现稳中求快,有效 增长的目标。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九五"期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90亿元,年均增长1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813元,年均增长11�7%.工业总产值641�31亿元,年均增长23�4 %.农业总产值65�2亿元,年均增长7�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24亿元,年均增长1 4�5%.金融业稳步发展,全辖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年均增长19�5%,各项贷款余额年均 增长12�7%.
2.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1995年的25�0∶48�6∶26�4调整为2000年 的20�1∶49�6∶30�3.农业产业化继续推进。工业支柱行业逐步壮大,组织化程度不断 提高。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 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3.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九五"期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3262公里,其中拥有高速 公路66�8公里,一级公路90公里,二级公路1040�9公里,公路密度达62�2公里/百平方公 里。榕江航道基本得到整治,新增内河码头泊位9个。潮汕民用机场获准立项。惠来海湾石 风电场建成发电。全市有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21座,农电"两改一同价" 取得成效。一批大中型水利设施得到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部分江海堤围加固达标。通讯网 络建设步伐加快,电话普及率达到14�9部/百人。
4.国内外市场得到拓展"九五"期间,积极组织到全国各地举办展销会、经贸洽谈 会,初步建立"揭货"销售网络,进一步激活专业市场。200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 1�05亿元,年均增长15�1%."九五"期间,外贸出口总额累计完成64�77亿美元,实际 利用外资累计17�39亿美元。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家庭联产承包双层经营 体制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基本实现改革和脱困"三年两大目标",乡镇企业体制改革步伐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突破。资本、技术、人才、劳务、土地、房产、建筑等要素市 场健康成长。社会保障体制、粮食流通体制、投融资体制、住房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稳 步推进。金融体系逐步完善,实现分业经营和监管。政府职能明显转变,宏观管理能力有所 增强,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改善。
6.科教兴市战略稳步推进全市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49% ,同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9%.建成颇具特色的民办潮汕学院,揭阳高等专科学校正在加 快建设并已招生,新办中专学校3所,技工学校2所。全市累计实施各类科技计划164项,各 类专利申请量1900项,高新技术企业13家,民营科技企业48家。
7.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至200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11元,年均增长 6�8%;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22元,年均增长10�4%.全市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成 效,揭西县脱贫奔康迈出可喜步伐,榕城区率先实现小康达标。全市城镇化水平达20% (按户籍人口计)。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5年的13�73‰下降到7�96‰。环境保护工作取 得进展,水资源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四废处理达标率84%.旅游业有新的突破,旅游 总收入占GDP的2�4%.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5%.农村卫生初保达标,被省评为"爱婴市 ".防震减灾、民政、劳动、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等社会事业也有新的发展。
8.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 挥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作用。依法撤销管理区,民主选举村民委员 会,实行村民自治。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强化行政执法,加大对《行政处 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环境保护法》和《土地管 理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强化管理,社会治安形势稳定。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工作取 得成效。
但是,"十五"时期,揭阳市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揭阳市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潜力小,科技与人才资源紧缺。"九五 "期间,生产性投资规模不大,资本市场起步较慢,外贸出口稳定性差,经济增长后备资源 匮缺。
二是农业产业化进展缓慢。农业龙头企业少,加工、储藏、流通配套滞后,农产品 档次和 农业比较效益低,增产不增收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三是工业经济的组织化程度低。缺乏大型企业集团、支柱产业、名牌产品,市场竞 争力弱 .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较慢,创新体制滞后,生机活力不足。
四是社会管理任务繁重。人口压力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土地管理、 城镇 规划管理、社会治安等问题仍较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条件较差。
五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落后地区脱贫奔康基础尚不牢固,城市与农村、山区与平原、发 达 地区与落后地区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六是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未能适应市场化。机关服务水平、办事效率和工 作作 风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二、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 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抓住结构调整这一主线,以 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继续实施工业立市、科教 兴市、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四大发展战略,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不同地区协调发展, 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在21世纪初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奋斗目标经过"十五"时期的努力,全市在注重效益,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经济增长速度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有新突破;对外开放不断拓展, 形成较强适应能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基础设施更加配套完善,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有较大 提高;环境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体制不断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逐步完善;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部分地区达到富裕小康水平;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 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为把揭阳建成交通便捷、轻工 发达、商贸繁荣、社会文明、具有现代化功能的新兴城市打好基础。
力争到2005年:
——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达656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1000元,年均 增长9%
——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达656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1000元,年均 增长9%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5�7%、11%、10%,三次产业比例为 15∶50�5∶34�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12�5%,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3%,社 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
——全市城镇化水平达30%,城镇居民公共绿地人均5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左右。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信息化综合指数达40%,同龄青年高等教育 入学率13 %,城镇职工养老、失业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0%.
(三)发展原则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以下发展原则:
1.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效益与发展后劲的关系。
2.坚持基础产业优先发展,实现基础产业发展适度超前。
3.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4.坚持科教优先发展,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推动科技进步。
5.坚持区域协调发展,逐步优化生产力布局。
6.坚持强化管理,实行依法治市,营造良好经济社会环境。
7.坚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战略:立足于扎实打好产业基础,壮大优化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 业,调整提高第一产业。运用信息技术推动不同产业的渗透和融合,形成新的有优势的产业 群体和合理的产业结构,努力扩大经济总量,增强整体经济的竞争力。
(一)壮大优化第二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要把提高工业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效益作为工业立市的战略重点,培育主导产业,继续 壮大支柱产业,巩固传统优势产业,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振兴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五金机械等三大支柱产业,到200 5年占全部工业总产值50%.
(1)纺织服装产业要更新生产设备,发展功能化、差别化的纤维织物和中高档服装,培育 、建立西服和衬衣生产基地,打响揭阳服装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
(2)食品饮料产业要发展具有地方资源优势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环保型、保健 型食品,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功能型食品,有选择地淘汰部分温饱型食品。
(3)五金机械产业要重点提高传统小五金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运用微电子技术改造模 具行业,积极发展食品机械,继续扶持不锈钢制品业。
2.扶持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和医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到2 005年占全部工业总产值15%.
(1)光机电一体化重点发展环保型空调、医疗器械、食品机械以及轮胎模具等。
(2)生物和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食品、生物医药、海洋生物药物、生物农药、生物兽药 等行业。
(3)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数字通信设备、数字化视听产品和新型元器件,扶持一次 性可刻录光盘(CD-R)生产线,DVD母盘刻录及复制,电子元件碳膜电阻,开发高能电池、 新型电子元件、集成电路等。
(4)新材料工业重点扶持ML(氨基)复合新材料、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酰胺以及环保型塑 料原料、新型建筑材料、安全玻璃、高档装饰和包装材料等。
3.继续提高塑胶、建筑材料、不锈钢制品、钟表等传统工业产品质量和档次。
4.大力发展建筑安装业,提高建筑施工科技水平和质量,加强对装修(饰)行业的管 理,为建筑行业的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5.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要走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举的路子,积极主动承 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要通过企业开发、行业组织和社会推动,实施名牌战略。进一步完 善市场退出机制,坚决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
(2)提高工业组织化程度。理顺工业管理体制,实施分行业、分阶段的产业政策。继续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相互 渗透和融合。扶持工业龙头企业,重视发展中小企业,构建以大型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分 工、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
(3)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继续扶持揭阳和揭东两个经济开发试验区以及12个对外工业园区 .结合小城镇建设,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一批小工业园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 平,形成小园区大气候,促进重点城镇工业化。从地价、电价、水价、信贷、财政和投资方 面制定优惠措施,引导更多生产要素投入工业。
(4)加快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落实各项扶持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发 展工业专业村、专业镇,加快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探索投融资的新途径和新方 法。
(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强化服务功能抓住我国加入WTO的契机,利用放宽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和壮大商贸 、旅游、房地产、信息、金融等支柱行业。大力强化第三产业对一、二产业的服务、支撑、 引导和带动效应。
1.提高各类专业市场的档次和水平,逐步形成区域性大市场要整顿、盘活、配 套完善揭阳进贤门市场、粤东贸易广场、市区不锈钢市场、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普宁服装 、药材等批发市场,推动现有专业市场上规模、上档次。规划建设市钟表市场、市建材市场 、市工业品市场、揭东县城中心市场和市试验区粮食贸易市场。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市场硬 件设施,发展集贸市场。增强河婆、棉湖、葵潭、里湖、新亨等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辐射 功能,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积极探索创办城镇商业购物中心、连锁经营、代理配送等现代营 销方式。继续发展运输和仓储业。
2.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运用信息软件技术和互联网络,加快产业信息化,建立揭阳信息网络平台。推进信息服务社会化,逐步规范信息市场秩序。
3.积极稳妥发展金融业通过合理增设、改造和优化金融机构和网点,鼓励金融创新 ,拓展金融业务领域。加快组建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步伐,发展和壮大农村金融阵地。稳妥 发展保险业和证券业。适时引进外资创办金融机构,逐步形成开放、创新、有序的金融体系 . 4.适度发展房地产市场重点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盘活积压商品房。搞活房地产二 级市场,规范房地产市场,配套完善社区服务。
5.大力发展旅游业按照政府主导,政企分开的原则,理顺管理体制,强化行业管理 ,实施综合开发和多元经营。突出"史、岭、江、海"旅游资源特色,精心规划旅游线路, 重点开发"一线十二区"系列旅游产品。加大旅游景区景点整治、策划、包装和推介力度, 搞好区域性协作,拓展旅游市场。
6.推进社会事业部分领域的产业发展有计划地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的非公益 、非福利部分推向市场,使其建设和营运的成本通过市场获得补偿,促使其产业化,逐步成 为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7.发展中介和社区服务业重点发展资产评估、广告、咨询业和职业培训,规范职 业介绍等中介机构。全面推进社区服务,逐步实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
(三)调整提高第一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优 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主导产品突出、区域布局明显、科技含量较高、生态环境协调、农业 产业化较为成熟的生产格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1.调整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稳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大力发 展优质高产高抗的水稻。重点发展具有市场优势的优质水果、茶叶、蔬菜等经济作物和花卉 、园艺业,进一步建设菜篮子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做好水土保持。发展节水型农作物 ,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2.优化区域生产布局,进一步发挥农业区域资源优势以平原粮食经济区、山地 丘陵经济作物区和海洋渔业经济区为载体,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惠来县以荔枝、冬种蔬菜 为主,揭东县以"古山二号"龙眼和笋竹为主,普宁市以青梅、生柑为主,揭西县以反季节 蔬菜、珍禽和茶叶为主。建设揭东、揭西和普宁青榄生产基地。积极发展集种、养、殖为一 体的生态农业园区。
3.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的经营形 式,探索"订单农业".扶持润亚庄园、兰花集团和揭东县进发食品有限公司等15家重点农 业龙头企业。
4.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研究、开发和推广,提高农产 品质量和档次。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普及农村适用技术。鼓 励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或技术承包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对农业科技示范指导 .做好主要农产品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出口检疫认证工作。
5.大力发展畜牧业稳定提高猪禽生产,积极发展特禽和草食动物,努力加快畜牧业 产业化进程,因地制宜养殖有特色的珍稀动物,建设大型的鹧鸪和野鸭养殖生产基地。进一 步完善动物防疫防病网络。
6.巩固发展渔业生产积极发展养殖业,大力拓展捕捞业,配套兴办水产加工业。推 进揭东地都、白塔和惠来神泉、靖海等的海淡水养殖基地建设,建设水产品批发市场和饲料 厂。到2005年,全市渔业总产量(含海捕)达到18万吨以上。
7.建立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的林业体系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加快榕 江、练江、龙江流域的生态林带建设。继续营造沿海防护林和城市风景林,搞好治理水土流 失的生态林工程,改造生态公益林3�3公顷。发展柚木、速生桉等商品林基地。到2005年,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3%. 8.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信息、政策等方面扶持大宗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广农 产品贮藏、保鲜、运输的技术,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和增值率,到2005年,农产品加工率 达45%.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期间,要围绕提高揭阳综合竞争能力为中心,加快交通网络、能源网络、信息网 络、防洪供水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达到200亿元。计划新增高 速公路143公里,低等级公路改造为一级公路224公里、二级公路1195公里,全市公路密度达 到64�73公里/百平方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244万吨。新增电力装机容量4�08万千瓦 .电话普及率达28%.
(一)交通网络建设重点配套完善普惠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揭普高速公路、汕揭梅高速公路揭阳北新段和揭潮高 速公路揭阳路段,争取建设揭阳南外环一级路,在揭阳境内形成以揭普惠连结深汕和汕揭梅 "工"字型的高速公路网。改造国道206线新亨至畔洋路段。改建省道335线市区至高速公路 口路段、省道238线甘石径至池尾路段等。建设惠来县城南区路网。加快县道、镇道、村道 特别是山区公路改造建设进度。同时,积极做好潮汕民用机场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 工建设。
加快码头、公路客货站场建设。认真做好榕江码头规划建设,争取批准为一类口岸。营造 港口良好环境,提高疏运能力。新建市试验区码头5000吨级泊位3个,续建市港务新码头300 0吨级泊位2个和惠来神泉港5000吨级泊位2个。建设市岐山汽车站等客、货站场。
(二)能源网络建设实行电力建设适度超前的方针。2005年,预计全市用电量将超过40亿千瓦时。国家批准"十 五"期间 ,全市电力建设总投资113�74亿元,其中电源建设投资105�4亿元。力争建设惠来靖海火 电厂,首期规划2×660兆瓦+2×660兆瓦,投资103亿元。续建惠来海湾石风电场,规模10� 8兆 瓦。加快小水电建设,新建小水电站装机容量3万千瓦,增加上网电量。电网建设投资8�34 亿元,建设揭阳500千伏输变电站,规模1×750兆伏安。新建输电线路48千米。新建 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7座。扩改建小变电站10座。建成市区110千伏环形供电 网络。完成农村城市电网改造,巩固"两改一同价"成果。
(三)信息网络建设建设以宽带传输和交换为主体,大容量、高速率的信息主干网。重点建设宽带IP网、光 纤接入网。配套完善连接各县(市、区)光纤网。建设揭阳信息网络平台,完善电信网、广 电网等基础信息网络。开发建设政府行政管理、统计信息、社会保障(含劳动、社保、民政 )、公安管理、金融电子、税务电子、教育和科研、科技信息、乡镇企业、农业综合管理等 10个网络信息应用系统。到2005年,大容量、高速率、宽带光纤传输网覆盖所有镇和发达的 村,电话普及率达28%,信息化综合指数达40%.
(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兴修水利和除险加固相结合的原则,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防洪减灾、供水保障和改善 环境等水利工程的投入,"十五"期间,水利投资8亿元。重点搞好水库、水闸、江海堤围 除险加固工程,继续建设惠来海堤、揭东海堤;加固横江水库、榕江榕城段防洪(潮)工程 、普宁乌石拦河闸和汤坑水库、惠来石榴潭水库和尖官陂水库,加固揭西金凤和棉湖联围整 治工程。新建榕城神港电排站,改建德桥电灌站。规划建设包括揭东县城至枫江口、市试 验区境内的城市防洪工程。疏浚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努力实现水利工程全面达标。
要从战略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倡节约用水。加强对榕江、练江、枫江流域和 引榕蓄水工程的综合整治,从根本上解决饮用、灌溉和工业用水问题。做好供水规划建设, 改建揭东县水厂、普宁市莲花山水厂、揭西县水厂,建设乡镇供水网络。把引韩工程作为解 决揭阳市东部用水的长期战略。
(五)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建设项目的管理进一步放开民资和外商投资领域,鼓励用BOT等方式,通过转让项目经营权,推行特许经营 权吸引民资和外资投入基础设施,制订投融资的规范性文件,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要建立建设项目论证、协调制度,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落实项目工程招投标制、项 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和监理、稽察制度,保证工程质量。
五、大力发展科技产业
(一)积极引进、消化、创新支柱产业的关键技术扶持一批具有一定市场份额和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项目。利用实用技术和高新 技术改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电子机械、农业产业等传统支柱产业,提高行业技术水平。 引进高新技术,发展知识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提升产业档次。有计划地引进、消化、吸收高 新技术,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新兴产业。加强信息技 术在各行业的推广应用,提高企业竞争力。鼓励企业办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科技人员 自办经济实体,促使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主体,支持吉荣空调设备公司办好博士 后工作站,创造条件设立揭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完善科技型的中介机构,建立重点面向中 小企业的科技服务体系。
(二)多层次发展科技示范区加快试验区和工业园区的科技创新步伐,规划建设普宁市科技工业园和揭东县炮 台镇星火技术密集区。以市农科中心为纽带,以农业生产基地和大型农业庄园为依托,建设 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区。创建惠来科技兴海示范区。
(三)逐步增加科技投入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银行为支撑的科技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全社会资本参与 科技开发。创造条件设立科技投资风险基金。优先推荐高新技术企业上市。
(四)做好科普宣传工作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每个县(市、区)建立2个以上科普宣传示范基地或示范点。加大农业 农村实用技术的宣传、推广和普及力度。提高全民文化科技素质,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企业 家的科技知识水平。弘扬科学精神,消除愚昧迷信思想影响。
六、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基础教育,继续发展中等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努 力办好高等教育,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到2005年,全市3 ~6周岁儿童入园率达8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70%,普通高中毕业生高等教育入学率达80% 以上,同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13%.
(一)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巩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确保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巩固率达到省的规定。 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调整高中学校布局,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 .完成薄弱学校的改造任务,建设优质学校。按城市功能的要求调整优化市区的学校布局。 到2005年,全市初中毕业生35%以上升上普通高中,市区、县城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二)继续发展中等教育加大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区域教育协作,调整专业 设置,提高专业人才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到2005年,建制县(市、区)都要办好1~2所重 点职业高中或成人中专,完成2所中师学校改制,改造、调整3所普通中专。
(三)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继续提高揭阳电大和县级电大办学水平,发展网上远程教育,扩大各类成人学校 招生规模。深化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在农村积极开展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培训工作 ,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在城镇通过开办成人中专,职业培训中心,推行劳动准入 制度,建立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网络,构建社会化、开放式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
(四)努力办好高等教育加快建设和配套揭阳高等专科学校,以师范教育为主,实行综合性办学。积极支 持潮汕职业技术学院。争取把市技工学校办成职业技术学院。努力把揭阳高等专科学校、潮 汕职业技术学院办成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基地和科技中心。积极发展 与外地高校联合办学,多渠道、多形式发展高等教育。
(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开拓联合办学与合作办学新途径,建立健全覆 盖全社会的教育培训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加快教育产业发展。全面实 行教师资格制度,推行教师聘任制,建立持证和竞争上岗的机制,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六)加快人才资源开发要加紧培育高层次、适应需求的专业人才,做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 选拔、培育和管理工作。通过引进项目、联合开发,多渠道多形式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人才 .突出抓好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支队伍建设。加强人才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 ,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和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懂外语、熟悉世界经贸规则和 通晓国际商法的高层次外贸人才,不断提高涉外企业家的整体素质。
七、努力提高开放水平抢抓"入世"机遇,迎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进一步实施"外向带动"战 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一)调整和优化出口结构继续办好外贸出口基地,发展加工贸易,尤其是高新技术加工贸易,扩大一般贸易出口。支 持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子、医药等行业产品的出口,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实行市场 多元化战略,在巩固港澳台市场和东南亚市场的同时,拓展欧美日和东欧、非洲市场,特别 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二)创新外贸体制和经营方式根据不同行业,制定应对"入世"的措施,尽快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应对风险能力。改 进政府对出口产业的支持方式,进一步清理和修订现行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广大 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国际经贸规则的熟悉和应用水平。要大力发展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自 营进出口企业,按公司制改造国有外贸企业,组建行业商会,推动外贸企业与跨国公司、百 货批发商和连锁商店联合经营。
(三)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创造条件吸引大型跨国集团直接投资。积极推行产权转让、海外上市和BOT等方式,引导外 商直接投资海洋产业、开发性农业、环保产业、第三产业和部分基础设施,特别要重视我国 " 入世"后新开放的项目和领域。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依法护侨,吸引更多海外侨胞兴 办实业以及公益事业,创造条件建设揭阳市华侨历史纪念馆。
(四)加强区域协作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企业主体、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的 经济、技术、贸易协作,扩大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贸交流,引进国内资金和项目。鼓励企业 之间的品牌和技术合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拓展西南、西北边境贸易市场。
八、推进城镇化进程强化揭阳市区的中心地位、集聚效应和龙头带动作用,以县城为依托,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 群。
(一)加快市区发展,优化市区经济布局"十五"期间,揭阳市区建设和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加快城市的软硬 环境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吸引力。认真贯彻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和"两河四岸"、 历史文化名城、消防安全和城乡协调等规划。市区榕华大道以西形成以进贤商业文化步行街 为中心的商贸文化区,榕华大道以东成为新兴住宅区,梅云、仙桥形成新兴工业区。市试验 区为外向型工业港区。东山片区东部为行政、金融、商贸中心,西部成为工业区。加快市区 中心道路改造和梅东大桥建设,建设东山新世纪广场和榕城丹凤城商贸区。配套建设市区出 入口的城市景观。改建西湖公园、建设东湖公园,整顿美化黄岐山风景区。加强重点文物、 重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利用。营造公共绿地,到2005年,市区人均公共绿地8平方米。
进一步优化市区软环境。强化城市管理,提高市民城市意识,理顺城市管理体制,规范城 市管理的执法主体和行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合理配置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生活基 础设施,推广普通话,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加快发展以县城镇为依托的城镇群落按照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界定城镇的经济功能和城市功能,形成城镇群内部的优势互补。市 域东部以曲溪为中心,重点发展地都、炮台、云路的城镇群。市域中部以普宁市区为中心, 重点发展里湖、梅塘、占陇、军埠、洪阳的城镇群。市域西部以河婆为中心,重点发展五经 富、灰寨、金和的城镇群。市域南部以惠城为中心,发展靖海、神泉、隆江、葵潭的城镇群 .加快锡场、新亨、白塔、棉湖等中心镇的建设。
(三)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城区要按照总体规划,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期末,城镇力争实现自 来水普及率达90%,人均住房面积1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5%,人均公共绿地5平方 米。多渠道筹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格城镇税费收取和使用,积累资金,实行市政公 用设施部分有偿使用,鼓励民资和外资参与城镇建设。加强对城镇区域基础设施的协调和论 证,实现城镇基础设施共享。严格控制城镇用地,切实保护农田。
(四)鼓励农民到小城镇落户把繁荣城镇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 企业向小城镇集聚。鼓励农民就近到小城镇落户,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九、调整区域经济布局按照"分类指导、梯度推进、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方针,继续发挥揭阳市区和普宁市区 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十五"期末达到富裕小康水平;惠来县坚持"以海活 县"的战略,全面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揭东县东部要发展成为汕揭潮三市的城郊型经济区; 有重点地发展市域西部两个生态农业经济区和山区经济。
(一)揭阳市区和普宁市区两个经济片区以揭阳市区181平方千米为中心,加大对市区交通、能源、通讯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优 化投资环境,重点发展轻工业、高科技企业、知识密集型第三产业、城郊型农业,有计划有 步骤向揭东周边镇进行产业转移,强化中心城市经济带动效应。
以普宁市区为中心,加强城市规划,增加市政投入,重点发展贸易、科技型企业和纺织服 装、医药等行业。充分发挥占陇、军埠、里湖、洪阳重点镇对普宁市区的支撑作用。打通流 沙出海通道,促使普宁和惠来区位优势互补。
(二)海洋经济区按照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开发海洋资源。以惠来县沿海主要城镇为支撑点,以发展海洋捕 捞和海水养殖为重点,大力开发先进渔网渔具生产和养殖新技术,发展水产品深加工。利用 天然深水海域,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建设沿海工业园区,发展海 洋交通运输业,开发滨海旅游点,全面加快惠来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沿榕江潮道的主要城镇 的海洋经济。
(三)揭东县东部城郊型经济区揭东县东部要利用毗邻揭阳、汕头、潮州三市市区的优势,发展城郊型经济,主动承担部 分城市配套功能,以揭东试验区为载体接受三市劳动密集型轻工业的转移。沿206国道和榕 江北岸,加快发展商贸、仓储、运输、饮食等第三产业。农村要扩大笋竹、禽畜、果蔬、花 卉的种养规模,力争成为城市农产品基地。
(四)生态农业经济区和山区经济建设生态农业区,对全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起到关键作用。在榕江、练江、龙江上游, 建设国道324线池尾-葵潭以西,省道1941线池尾至河婆以南的西南生态农业区,以揭西县 域为主体建设西北生态农业区。"十五"期间,一是要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在大北山、 大南山、南阳山等山地实行封山育林涵养水源;二是发展林、果、茶叶、畜禽、食用菌、花 卉等"三高"农业,形成若干个生态农业园区;三是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发展资源型企业,试 办生态农业旅游区。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扶持广大山区发展。
十、推进可持续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管理。到200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8‰以内,地面水水质达标率96%,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
(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继续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按照"三为主"的工 作目标,逐步建立起镇负责、村为主、组配合、户落实的计生管理新体制,努力推进计生工 作重心下移到村。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树立新的婚育观。完善和发展县、镇、村三级 计生宣传阵地和服务网络建设,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坚决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制度 ,确保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好耕地,严禁丢荒,充分开发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坡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全面实行火葬,加快殡葬改革。强化城镇土地市场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巩固绿化荒山 成果,加强生态公益林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逐步实施水、矿产、森林等资源有偿使 用制度。
(三)综合治理环境污染重点解决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城乡环境卫生问题。加大榕江、练江治污力度,努力改善榕 江、练江水质,千方百计保护龙江水源,使各河段水质达到相应的环境功能标准。建设揭阳 市区、普宁市区、揭西棉湖三个污水处理厂。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综合防治,加强水 源水质,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源的监测。做好城市垃圾清运、处理工作,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 .重视农村污染防治。落实领导责任制,实行环境保护第一审批权制度,控制新污染源。
(四)加强安全防震减灾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安全设施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配套完善防汛、防 旱和防风工程,制订防震应急预案,建设揭阳市地震观测站。实行大中型工程安全、抗震标 准审批制度,提高安全防震减灾能力。
(五)建立国防动员体系建立和加强市、县(市、区)两级国防动员机构。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重视基础设 施平战结合功能,加强人防工程建设,重视对军民两用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为战时国防动员 打好基础。
十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十五"时期揭阳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 高资源配置效率。
(一)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推进国有资本逐步退出没有竞争优势 的产业和领域。强化财政、国资等部门在国有企业改革和资本运营中的作用,建立以产权为 纽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发挥国有资本在关键性领域中 的主导作用,壮大骨干企业规模,提高效益,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控制力。继续采取多 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建立国有企业经营决策失误追究制度。
改革城乡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经济,规范股权设置、产权界定、收益分 配政策,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
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落实扶持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发展混合型经济,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参股投资等方式改 造国有、集体企业。
(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培育和规范资本、产权、土地、技术、劳力、人才、房产等生产要素市场。打破电力、交通 、通信、信息、旅游、卫生、教育、保险、中介服务、城市和农村公用事业的行业垄断。按 照引入竞争、优化成本、控制利润的思路,推进垄断行业价格改革。组建行业协会和商会, 充分发挥它们在制定行业规则、自律管理中的作用。
(三)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按照"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加快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公司制改组步伐,引导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外资入股、债权转股权 、企业相互参股、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等多种形式,改造为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合作制或股份 有限公司。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逐步推行经营者年薪制或持 股经营,试行期权和红股奖励。
(四)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农业承包关系。实行土地管理法制化。积 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建立和完善农业保护机制、粮食储备体系和粮 食风险基金制度。
(五)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经济运行的预测和监控,定期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经济健康发展。在国土规划、城 市建设、工商管理、投资审批、金融投向等方面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引导,保证揭阳市经 济 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实现,使产业政策既成为规范投资行为的重要手段,又是外来投资者了解 揭阳的重要窗口。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 金融风险。积极创建揭阳金融安全区,促进经济金融相互作用和稳健发展。依法规范金融机 构经营行为,加强外汇、外资、外债管理。强化对证券、保险业、典当行业的管理,增强社 会信用观念。严厉打击各种金融违法行为,创造良好的金融秩序和环境。
改革政府审批制度。对经营性项目,实行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对一般竞争性领 域的项目,实行项目备案制度;对财政投资或准财政投资的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实行公开 审批程序,严格控制工程概算,通过招投标,杜绝黑箱操作。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十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营造文明法治的社 会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提高就业率和社会保障水平多形式、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推行灵活多样的弹性就业和阶段性 就业,鼓励扶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加强公益性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发展和 规范劳动力市场,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劳动争议的处理制度。
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 合起来,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多渠道、多层次增加居民收入。发挥财税的再分配 功能,合理调节不同阶层收入关系。推进城镇化,繁荣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 收入。
规范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 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 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费的收缴率。建立稳定可靠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机制。建立健全社会 保障基金的监管和保值增值机制。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完善和规范基本养老、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保护线等制度。
继续完善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体系。重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发展老年人事业,依法保护妇 女、儿童合法权益。
(二)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医疗卫生体系。以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综合水平为目标,突出农村卫生、 预防保健和中医药三个战略重点,加快卫生医疗制度改革,理顺和完善卫生体制。合理划分 医药职能,加强医药管理。建立医疗服务、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为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加 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镇卫生院"一无三配套".建立和推广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巩 固农村卫生初保成果。积极开展临床和科研工作。严格医师执业制度。
加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公共设施的投入,建设配套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十五"期间 ,积极筹建市图书馆、群艺馆、档案馆、揭阳剧院、体育馆,并做好揭阳市博物馆新馆建 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筹建市广播电视中心、市至县(市、区)光缆SDH自愈环网和全市 统一的有线电视网络。至2005年,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加大对县、镇、村文化硬件 设施的投入。
加强基层组织、社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城镇管理、社会化服务、社会稳定方面 的作用。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三个代表" 的学习教育活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提高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 和科学文化素质,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紧扣"聚三江人心,创时代 伟业"的揭阳精神,每年设计开展一项综合性强、覆盖面广、富有成效的主题教育活动,使 宣传揭阳精神和政治思想教育与创建文明活动结合起来,增强揭阳的凝聚力。努力提高文化 品位,鼓励多出文化精品,弘扬潮汕优秀文化。发挥侨乡优势,推进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文 化产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四)依法强化经济和社会管理加强全民普法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素质。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 制度,建立重大决策咨询评估、听证制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司法机关和司法程 序的内控制度,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司法制度,提高执法水平。推进政务公开,重点推 行乡镇、村二级政务公开制度,完善农村和城市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推进民主选举。
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错案(过错)责任追究制。依法强化 对财政收支、企业财务、金融财务和经济责任的审计,严肃财经法纪,维护经济秩序。强化 产品质量计量监督,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经营。加强物价管理,依法治价 管费,规范市场价格和收费秩序。
大力提高执法司法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利用高科技武装公安队伍,提高战斗力,建立群 防群治网络,有效遏制"毒、赌、黄"等社会丑恶现象,坚决取缔封建迷信和反动邪教,依 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增加财政投入,加快政法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揭阳市劳教 所、收容所,有效改造违法人员,确保社会经济秩序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新闻来源: http://www.gddrc.gov.cn/csdh/ghc/ztgh/swgugy/dsswgh/200807/t20080704_24109.htm
br /